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大盤點(下)
來源: 未知 發布日期: 2022-04-25 18:48
據必源了解,濕法清淤主要是通過水力清淤設備進行黑臭水體治理的。
水力清淤設備通過利用高壓水槍沖刷河床中的淤泥,形成一定濃度的淤泥,然后通過泥漿泵的絞吸、抽吸等作用將懸浮起來的淤泥吸人并通過管道排出。水力式挖泥船主要有絞吸式、耙吸式、斗輪式、吸揚式等。濕法作業的應用范圍較廣,江河湖庫都可用之。清流疏浚能相對快速地改善水質,但因具有一定的生態風險性,國內外對此多持慎重態度故在底泥疏浚前應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提出相 應對策。
2.截污納管技術
截污納管是從源頭上消減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建設和改造位于河道兩側污水產生單位內部的污水管道,并將其就近接入敷設在城鎮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統中,并轉輸至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阻止污水進入河流。
3.曝氣增氧技術
缺氧是黑臭水體普遍特征?;謴退w耗氧復氧平衡、提高水體溶解氧濃度是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恢復的首要前提。曝氣增氧是水體增氧的主要方法,能快速提高水體溶解氧,并兼有造流、凈化抑藻和底泥修復作用。德國薩爾河、英國泰晤士河、中國的蘇州河及溫瑞塘河的許多河段等治理中都使用了曝氣增氧的方法。
4.清水補水技術
環境調水其目的在寧改善水體水質,提髙水資源的利用價值和水環境的承載力,主要應用寧納污負荷高、水動力不足、環境容量低的城市河湖和水網。上海市開展蘇州河環境調水研究和試驗己有20余年歷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7月22日,南京市秦淮河管理處啟動了秦淮河環境調水工程。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發展趨勢:
解決黑臭水體問題涉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經濟學和管理科學,需要針對黑臭水體進行跨學科的、涉及生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全面研究。
根據國內外新研究進展以及熱點趨勢,未來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發展趨勢需滿足治理效果穩定可靠、運行經濟合理、已有應用實例等要求,涉及到的污染源控制、生態修復與監管新技術。
主要治理黑臭水體的技術和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其中由于生物修復具有環境友好、生態節能等優點,在黑臭水體治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另外,在原有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的基礎發展、組合和延伸一系列新技術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內外對黑臭水體治理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建立了相關的水質指數關系式以及預測模型。今后,黑臭河流的治理以及組合技術的推廣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