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治理要注意哪些誤區
來源: 未知 發布日期: 2022-05-20 16:49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中特別提出,持續推進源頭污染治理,不應盲目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新擴建污水處理廠。在必源看來,這一要求的目的是及時糾正一些地方在黑臭水體治理上的浮夸冒進和本末倒置等錯誤做法,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上的不必要浪費。
先說盲目提標。當前很多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是現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高標準。
現實中,有的地方急功近利,有的地方攀比跟風,盲目加碼提高排放標準,要求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甚至不少地方還要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這意味著在一級A標準的基礎上,COD濃度要再降60%,氨氮濃度要再降80%,將造成建設和處理成本成倍上漲。
再說盲目新擴建污水處理廠。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了很多污水收集處理和黑臭水體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
一些地方不重視源頭治理,只想在末端兜底。重廠輕網,污水該分不分,該收未收。導致污水處理廠越建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進水濃度卻越來越低。
終,陷入一邊水環境長期無法改善甚至不斷惡化、另一邊大量污水處理廠長期空轉的怪圈。不解決污水處理廠低效甚至無效運行的問題,盲目搞新擴建,無疑會造成治污資源的巨大浪費。
這就是目前黑臭水體治理中看似矛盾卻又很常見的兩大問題:不是污水處理廠排放濃度太高,反而是進水濃度太低;不是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太小,反而是收集的污水量太少。
黑臭水體的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污水治理是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協調推進。
必源認為,黑臭水體治理要治標治本,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區和直排口是當務之急。開展污水管網排查改造和建設是重點,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是根本。在相關工作到位和確有需要的前提下,在充分考慮成本和技術的基礎上,協同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才是科學合理的。否則,只能是本末倒置,造成浪費。